惡臭處理工藝介紹
未知, 2021-07-03 16:28, 次瀏覽
惡臭處理工藝介紹
與一般的空氣污染處理相比,惡臭污染處理更為困難。惡臭氣體濃度低,很多惡臭氣體的嗅值也低,這就要求處理后惡臭氣體濃度更低。目前***內(nèi)處理惡臭氣體的成熟方法有燃燒法、活性炭吸附法、生物分解法、化學噴酒法、等離子法、膜技術分離法、氧化法、紫外光水解法等。
1.燃燒法
燃燒法是利用1000 ~ 1200℃的高溫,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燃燒氧化有機聚合物和惡臭氣體分子,***終生成簡單的低分子氧化物,如CO2、SO2、NO、NO2等。這種方法可以徹底凈化有機廢氣,但投資成本高,運行維護成本高。產(chǎn)生的尾氣需要經(jīng)過堿吸收、吸附除塵、洗滌等一系列處理,更適合有現(xiàn)成焚燒系統(tǒng)的企業(yè)處理廢氣。
2.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是一種非常細小的碳顆粒,表面積很***,碳顆粒內(nèi)部甚至還有更小的孔隙,即毛細管。毛細管有很強的吸附能力。由于碳顆粒的表面積***,可以與氣體充分接觸。當這些氣體與毛細管接觸時,它們被吸附,可以起到凈化的作用。這種方法更適合吸附低濃度有機氣體(如甲苯)。對于高濃度惡臭廢氣,活性炭很快會達到飽和,失去活性。
3.生物分解方法
生物除臭技術是利用微生物將污染的惡臭氧化降解為無害或低有害物質(zhì)的過程。收集的廢氣在合適的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生長的填料,臭氣物質(zhì)***先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填料上的微生物氧化分解,從而完成廢物凈化過程。為了保持微生物的高活性,需要有適宜的濕度、酸度(plH)、溫度、營養(yǎng)物質(zhì)等生活條件,適用對象主要是能被微生物分解氧化的VOCs(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TVOC)定義為熔點低于室溫、沸點在50℃至260℃之間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總稱。中***是指常溫下飽和蒸氣壓***于70Pa,常壓下沸點低于260℃的有機化合物,或20℃下蒸氣壓不小于10Pa的所有具有相應揮發(fā)性的有機化合物。
4.化學噴涂方法
使用的化學物質(zhì)包括合成和天然植物提取物作為除臭劑,通過垃圾房的除臭裝置,將除臭液充分霧化,然后均勻分布在整個空間,即把酒噴在產(chǎn)生臭味的物質(zhì)上,霧化后在微小液滴表面形成較***的表面能。這種表面能吸附空氣中的惡臭分子,使惡臭分子的結構不穩(wěn)定。此時溶液中的有效分子可以向惡臭分子提供電子,與惡臭分子發(fā)生反應;同時,吸附在液滴表面的惡臭分子也能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反應。這些反應包括聚合、取代、置換、分離等化學反應,改變原有惡臭分子的結構,使之變成無味無毒的分子,達到除臭的目的。
5.等離子體方法
等離子體由電子、離子、自由基和中性粒子組成,比常規(guī)分子小。等離子滅菌技術利用高頻高壓電場電離空氣中的氧分子等分子,產(chǎn)生電子、離子、自由基、中性粒子等小分子。這些等離子體進入惡臭分子進行分解,打開分子鏈,破壞分子結構,轟擊惡臭分子,從而產(chǎn)生氧化等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將有害物質(zhì)轉(zhuǎn)化為無害物質(zhì)。
6.膜技術分離方法
膜技術分離的原理是利用高分子膜材料的選擇性透過性,實現(xiàn)油氣分子和空氣分子的物理分離。有機氣體和空氣的混合物遵循膜兩側壓差驅(qū)動的溶解和擴散機制,使得混合物中的有機氣體***先透過膜并富集,而空氣被選擇性截留,從而獲得膜截留側去除有機氣體、膜透過側富集有機氣體的潔凈空氣,從而達到有機氣體與空氣分離的目的。
7.uv光解
紫外光用于裂解空氣中惡臭分子和氧分子,產(chǎn)生游離氧,即活性氧,與氧分子結合產(chǎn)生臭氧。惡臭氣體被高能紫外光和臭氧降解轉(zhuǎn)化為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然后通過排氣管排出。uv光解可以處理氨、硫化氫、甲硫醇、甲硫醇、苯、苯乙烯、二硫化碳、三甲胺、二甲基二硫等混合氣體以及***多數(shù)復雜的有機廢氣。
8.氧化法
氧化法分為化學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化學氧化法是利用臭氧、高錳酸鉀、次氯酸鹽、氯氣、氯氣、過氧化氫等強氧化劑將惡臭物質(zhì)氧化,轉(zhuǎn)化為無臭或弱臭的物質(zhì)。氧化過程通常在液相或氣相中進行,如臭氣氧化過程中的氣-氣氧化過程。光催化氧化法是利用超細(納米材料)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吸收紫外線,產(chǎn)生電子和空穴,使吸附水氧化成羥基自由基(OH),空氣中的氧氣還原成O2離子,進而生成H202。H202在紫外線的照射下也產(chǎn)生活性OH,OH具有很強的氧化活性,對試劑沒有選擇,可以完全氧化惡臭氣體。